logo
v4.0
登录 注册

创新药

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的药物。相对于仿制药,创新药物强调化学结构新颖或新的治疗用途。

创新药相关文章

创新药相关数据

创新药相关数据

相关热门标签

创新药热点文章

  • 研发投入2268.98万元,天士力帝益「米诺膦酸片」首仿获批

    1月6日,戊戌数据监测到天士力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有限公司旗下产品米诺膦酸片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药品注册批件》。米诺膦酸片为国内首家获批上市的仿制药,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

     

    米诺膦酸片由日本小野药品工业株式会社和日本Astellas制药株式会社共同开发,于2009年1月分别以商品名“Recalbon®”(小野药品)和“Bonoteo®”(Astellas制药)在日本首次获准上市,迄今未在国内上市。

     

    天士力帝益的米诺膦酸片于2014年5月获得临床批件,2015年12月完成人体药代动力学试验,2018年1月完成验证性临床试验,2018年1月完成人体生物等效性(BE)试验,于2018年6月申报CDE(受理号CYHS1800139),经CDE技术审评,再经国家审核查验中心临床现场核查,于近日获得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药品注册批件》。

     

    米诺膦酸片受理时光轴

    图一 米诺膦酸片受理时光轴

     

    本次天士力帝益首仿获批的米诺膦酸片规格为1mg,适用于适用于治疗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203736。截至目前,天士力帝益对该项目累计研发总投入2268.98万元人民币。

     

    关于米诺膦酸

     

    米诺膦酸是一种新型含氮芳杂环双膦酸类化合物,可作为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一线用药,药物通过抑制破骨细胞中法尼基焦磷酸甲羟戊酸代谢途径的合成酶(FPP)的合成,显示出抑制骨吸收的效用,进而使骨代谢循环减退,从而起到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在抑制骨吸收效用方面,米诺膦酸与唑来膦酸相当,是2阿仑膦酸的10倍、氯膦酸的3000倍、伊替膦酸的10000倍。相比同为口服的阿仑膦酸,米诺膦酸在相似的疗效的情况下,使用剂量则明显下降(阿仑膦酸为10mg/天,米诺膦酸为1mg/天),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和减少了双膦酸盐类药物常见的胃肠不良反应。

     

    关于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腰背或四肢疼痛,脊柱畸形甚至骨折。多数患者经积极有效的治疗后,可使症状减轻或缓解。年龄较大的患者若不能完全恢复,脆性骨折可能伴随慢性疼痛、残疾,严重者可导致死亡。骨质疏松主要采用药物治疗,目的是减缓骨质流失、增加骨骼质量、减轻疼痛,还可辅助进行运动疗法和物理因子治疗。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加剧和人口平均寿命的增加,骨质疏松已成为全球性的社会健康问题,也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9.2%,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问题尤为严重,50岁以上女性患病率达到32.1%,65岁以上女性患病率更是达到51.6%。

     

    关于天士力帝益

     

    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有限公司是天士力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公司位于淮安市清江浦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公司占地323亩,建筑面积约87700平方米。公司主要生产化学原料药和口服固体制剂(片剂、胶囊剂),产品主要涉及抗肿瘤、心血管、精神类及保肝护肝用药。化学原料药有替莫唑胺、氟他胺、尼可地尔、舒必利、水飞蓟宾、苯扎贝特等12个品种,制剂产品包括治疗脑胶质瘤的替莫唑胺胶囊(蒂清),治疗失眠的右佐匹克隆片(文飞)和治疗高血压的赖诺普利氢氯噻嗪片等20余个产品。

    来源:戊戌数据
    2021-01-06
  • NICE批准百时美Opdivo治疗食管癌

    近日,英国国家卫生与保健卓越研究所(NICE)发布一份最终评估文件,批准百时美施贵宝(BMS)抗PD-1疗法Opdivo(nivolumab,纳武利尤单抗)用于治疗化疗失败且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OSCC)。

     

    随着这项批准,Opdivo成为了英国第一个用于化疗失败且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OCSS患者的免疫肿瘤学疗法,为这类患者群体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治疗选择。目前,OSCC的主要抗癌治疗方案是化疗,有45%的患者在治愈为目的或姑息性抗癌治疗期间接受化疗。

     

    NICE给予Opdivo批准,基于III期ATTRACTION-3研究数据的支持。该研究在对一线氟嘧啶和铂类药物的联合治疗难治或不耐受的不可切除性晚期或复发性OSCC患者中开展,评估了Opdivo相对于化疗(多西紫杉醇或紫杉醇)的疗效和安全性。

     

    结果显示,与化疗相比,Opdivo单药治疗显著延长了总生存期(OS)。具体数据为:接受Opdivo治疗的患者中位OS为10.9个月,而接受化疗治疗的患者中位OS为8.5个月。另外,Opdivo治疗组和化疗组在24个月时的生存率分别为20.2%和13.4%、36个月时分别为15.3%和8.7%。无论肿瘤PD-L1表达水平如何,均观察到Opdivo的生存益处。探索性分析还显示,与化疗相比,接受Opdivo治疗的患者生活质量取得显著改善。

     

    此外,NICE还对BMS的口服抗炎药Zeposia(ozanimod)发布了一份最终指导草案,拒绝将该药用于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多发性硬化症(MS)患者。今年2月,苏格兰医药协会(SMC)允许向符合资格的MS患者或要求口服治疗的MS患者提供Zeposia资金支持。此次NICE的决定,意味着在英国,Zeposia的使用将存在分歧。

     

    NICE发布的最终指导草案确认了今年1月份公布的第一份决定草案。在其决定中,NICE提到了市面上已经有很多口服和注射疗法,例如罗氏的Ocrevus和渤健的Tecfidera。尽管BMS已提供了折扣,但NICE仍然拒绝,称Zeposia的成本效益,超过了NICE通常认为可以接受的使用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资源的范围。

     

    Zeposia是一种鞘氨醇-1-磷酸(S1P)受体调节剂,以高亲和力选择性地与S1P亚型1(S1P1)和5(S1P5)结合。该药是一款具有“减少损伤+加强修复”机制的药物,于2020年上半年在美国和欧盟获批治疗MS。

     

    目前,BMS将Zeposia定位为一线或二线治疗,并指出临床证据显示该药与渤健的Avonex(干扰素β-1a)相比能够减少复发和脑损伤。但NICE在指导文件中称,BMS提供的临床证据,并没有很清楚地体现Zeposia对残疾进展的影响。

     

    MS患者组织The MS Trust在一份声明中称,对NICE的决定感到失望,因为Zeposia没有什么副作用。虽然渤健的Tecfidera是有效的,但胃肠道副作用很明显,这导致一些患者停止服用。此外,Zeposia也每天服用一次,就像诺华产品Gilenya(fingolimod)一样,让患者能够轻松地适应他们的日常生活。

     

    The MS Trust首席执行官David Martin称:“作为一款每日一次、副作用很少的口服药物,Zeposia比现有治疗方案具有优势,而且将增加对复发患者及其医生的选择。”但该信托基金会也表示,这是NICE的最后决定,几乎没有机会说服其改变裁决。

     

    BMS发言人表示,对NICE不支持Zeposia在英格兰和威尔士的使用感到失望。患者是BMS工作的核心,该公司将继续调查如何支持英格兰和威尔士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在这些地区,患者的需求还没有得到满足。

     

    参考来源:NICE nod for BMS’ Opdivo in advanced oesophageal cancer

     

    (编译丨newborn)

    来源:新浪医药
    2021-05-17
  • 礼来制药Donanemab达到2期临床试验主要终点

    2021年3月13日,礼来制药在国际四大医学期刊之首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表了题为:Donanemab in Early Alzheimer’s Disease 的2期临床试验论文。

     

    图一

     

    这项257例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参与的2期临床试验,有131例接受礼来公司开发的Donanemab单抗治疗,剩余126例接受安慰剂对照。每4周给药一次,前三次给药700mg,之后剂量均为1400mg,治疗72周。

     

    Donanemab靶向Aβ的特定形式,即Aβ的N端第3位焦谷氨酸化,简称N3pG-Aβ。这种N3pG-Aβ更容易聚集,因而成为备受关注的AD治疗靶点。

     

    有关药物Donanemab:

     

    Donanemab 是礼来公司正在开发的一种实验性的阿尔茨海默病免疫疗法。它是一种抗体,旨在刺激患者的免疫系统攻击和破坏大脑中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被认为是导致阿尔茨海默氏症中所见的神经退化的原因。

     

    阿尔茨海默氏症的症状是由脑细胞之间的连接丧失和死亡引起,导致这些细胞死亡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人员认为可能是大脑中某些蛋白质的积累。其中一种蛋白质是β-淀粉样蛋白。它可以形成团状被称为“斑块”,这些斑块可能引发炎症,破坏脑细胞的通信,并导致细胞死亡。Donanemab作为抗体,本身是一种蛋白质,由免疫系统产生,与体内的抗原、异物或病原体结合。有时抗体仅通过与抗原结合就能中和抗原。在其他情况下,这种结合会吸引其他免疫系统细胞来破坏抗原。

     

    研究人员曾设计了Donanemab来结合一种已经聚集成斑块的β-淀粉样蛋白。一项用老鼠做的研究表明,donanemab可以刺激免疫系统攻击β-淀粉样蛋白斑,并将其从大脑中清除,而不会在大脑中引起微出血或小出血区域。

     

    Donanemab与大脑中的淀粉样蛋白斑块结合,并将其清除

    图二 Donanemab与大脑中的淀粉样蛋白斑块结合,并将其清除

     

    试验结果表明,患者大脑内的β-淀粉样蛋白(Aβ)和Tau淀粉样蛋白沉积得到了有效清除,Donanemab单抗达到了其主要终点,减缓了32%患者的认知衰退现象。

     

    图三

     

    图四

     

     关于阿尔茨海默氏症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即我们熟知的老年痴呆症,也是全球老年人群最常见的痴呆形式之一,是一种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会导致记忆力和其他认知功能的进行性下降。阿尔茨海默病引起的痴呆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占所有痴呆病例的60%-80%。

     

    图片来源:摄图网

    图五 图片来源:摄图网

     

    目前,全世界有超过5000万的痴呆患者,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增至近1.52亿。全世界每年新诊断的痴呆病例近1000万,这意味着每3秒就会有1例新病例,这极大地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的照料负担。


    令人遗憾的是,阿尔兹海默症的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不明确、病程长且发病隐秘等导致阿尔茨海默症药物研发难度极高。二十年来,全球所有药物研发企业都试图突破阿兹海默症的药物治疗,但是,开发的新药在临床试验中一次又一次失败。

     

    礼来执行董事Dr Fillit表示“自从2003年以来,在治疗阿兹海默症的药物临床试验和监管审批方面,基本上是100%失败率。我们的追求目的就是改变效果,增加效益,但还没人能拿出颠覆性的结果。"

     

    全球药物市场概况

     

    自2002年以来,各大药企在该方向药物研发先后投入了2500多亿美元,但FDA历史上仅批准6个产品,并且这些药物都只是对症治疗,没有一种能够阻止或者延缓AD病情的进展。

     

    其中他克林是第一个也是最有效的AChE抑制剂,但是由于其很强的肝毒性,会产生明确的急性肝损伤,最终因不良反应过大,风险大于获益而退市。

     

    FDA批准的AD药物

    图六 FDA批准的AD药物

     

    自美金刚上市之后的近二十年时间里,FDA仅在2014年批准了复方多奈哌齐+美金刚的组合疗法,再未批准阿尔茨海默症新药上市。


    2019年11月2日,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上海药物所与上海绿谷研发的GV-971(甘露特钠胶囊,商品名“九期一”)获批有条件上市,轻度至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改善患者认知功能。这款药物也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市场的空白。

     

    甘露特钠胶囊·中国临床试验信息

    图七 甘露特钠胶囊·中国临床试验信息

     

    甘露特钠胶囊·上市信息

    图八 甘露特钠胶囊·上市信息

     

    甘露特钠胶囊(九期一®)是中国药企绿谷制药旗下首款由中国原创、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新药,在国内定价895元一盒,患者服用一年平均需要花费四万元左右,虽然进入国家医保,但是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仍然是巨大的负担。

     

    此外,还有绿叶制药、东阳光药、烟台益诺依生物等多家企业都开启了阿尔茨海默病新药研发。

    来源:戊戌数据
    2021-03-16
  • 银屑病关节炎新药,艾伯维IL-23抑制剂Skyrizi在美国和欧盟提交新适应症申请

    艾伯维(AbbVie)近日宣布,已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提交了新型抗炎药IL-23抑制剂Skyrizi(risankizumab,150mg)的新适应症申请,用于治疗活动性银屑病关节炎(PsA)成人患者。

     

     

    PsA是一种影响皮肤和关节的全身炎症性疾病,影响大约30%的银屑病患者。在关键3期研究中,接受Skyrizi治疗的患者在2次初始剂量后,每年接受4次维持剂量治疗。与安慰剂相比,Skyrizi显著改善了皮肤和关节症状、身体功能、有更高比例的患者实现最小疾病活动。

     

    艾伯维副主席兼总裁、医学博士Michael Severino表示:“大多数银屑病关节炎患者都会经历皮肤和关节疾病,这可能是特别沉重的负担。尽管取得了进展,但许多患者无法从这种疾病的症状和体征中得到缓解。我们致力于提供新的治疗选择,帮助患者实现治疗目标。”

     

    此次新适应症申请,基于2项关键3期临床研究(KEEPsAKE-1和KEEPsAKE-2)的数据。这2项研究在活动性PsA成人患者中开展,入组患者包括对生物类和/或非生物类疾病修饰抗风湿药物(DMARD)应答不足或不耐受的活动性PsA成人患者。

     

    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Skyrizi(150mg)治疗组有显著更高比例的患者在第24周达到ACR20反应的主要终点:2项研究中,治疗第24周,Skyrizi治疗组分别有57%和51%的患者实现ACR20反应,而安慰剂组分别为34%和27%(p<0.001)。

     

     

    次要终点方面:在治疗第24周,与安慰剂组相比,Skyrizi治疗组在皮损清除(银屑病严重程度指数[PASI]至少改善90%[PASI90]衡量)、身体功能(通过健康评估问卷残疾指数[HAQ-DI]衡量)和最小疾病活动度(MDA)有显著改善。

     

    在KEEPsAKE-1研究中,Skyrizi组和安慰剂组在次要终点第24周PsA Sharp/van der Heijde评分(PsA mTSS)分别为0.23和0.32(p=0.496[注:评分越低表示影像学进展越慢)。

     

    在这2项研究中,Skyrizi的安全性与该药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安全性基本一致,未观察到新的安全风险。

     

     

    Skyrizi的活性药物成分为risankizumab,这是一种单克隆抗体药物,通过特异性靶向IL-23p19亚基选择性阻断体内免疫炎性介质白细胞介素-23(IL-23),IL-23是一种细胞因子,被认为在许多慢性免疫性疾病中起着关键作用。risankizumab最初是由德国药企勃林格殷格翰(BI)研制,艾伯维在2016年2月支付一笔6亿美元的预付款获得了risankizumab的全球商业化权利。

     

    在2019年,Skyrizi在美国和欧盟获得批准,用于中度至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成人患者的治疗。目前,Skyrizi治疗克罗恩病、银屑病关节炎均处于III期临床。此外,艾伯维也正在评估Skyrizi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等其他炎症和免疫学疾病。

     

    Skyrizi进入的是一个十分拥挤的市场,该药将与多款药物展开竞争,其中包括:诺华Cosentyx和Ilaris、礼来的Taltz、Valeant的Siliq、强生的Tremfya、太阳制药的Ilumya等等。这些药物中,Tremfya和Ilumya也是选择性靶向IL-23的生物疗法。

     

    然而,尽管面临所有这些竞争对手,Skyrizi的销售表现非常强劲,2020年的全球销售额达到了15.9亿美元,较上一年增长幅度超过100%。随着一系列3期临床试验的成功,艾伯维乐观预计,Skyrizi与另一款口服抗炎药JAK抑制剂Rinvoq在2025年的销售额将达到150亿美元,这将能够弥补旗舰产品Humira(修美乐,阿达木单抗)在美国市场自2023年开始遭遇生物仿制药竞争带来的销售损失。

    来源:戊戌数据
    2021-04-10

创新药快讯

  • 08-18
    • 珃诺生物宣布完成逾4000万美元B轮融资
      11:28

      8月18日,珃诺生物宣布完成逾4000万美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龙磐投资和上海生物医药基金共同领投,新投资者双湖资本和中关村开元资本加入,现有投资者领承创投和幂方资本继续加持。本轮融资完成后,珃诺生物已累计获得逾5000万美元的投资。珃诺生物医药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下半年,由具有丰富工业界经验的留美博士团队创建,专注于开发分子伴侣介导的蛋白质降解技术平台,目前已有多个全球创新的新一类小分子抗肿瘤化合物即将进入临床或处于临床前开发阶段。

  • 08-17
    • 诺诚健华和Incyte宣布就Tafasitamab达成大中华区合作和许可协议
      07:00

      8月17日,诺诚健华(香港联交所代码:09969)和Incyte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INCY)联合宣布,诺诚健华旗下一家子公司和Incyte公司就一款靶向CD19的Fc结构域优化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tafasitamab在大中华区的开发和商业化签订了合作和许可协议。根据协议条款,诺诚健华将向Incyte支付3500万美元首付款。此外,Incyte有资格获得至多8250万美元潜在的开发、注册和商业化里程碑付款,以及分级销售分成。诺诚健华将获得tafasitamab在大中华区(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在血液瘤和实体瘤开发及独家商业化的权利。

  • 08-12
    • 凌科药业宣布其三靶点激酶抑制剂LNK01002临床I期研究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10:00

      8月12日,创新药研发公司凌科药业(杭州)有限公司宣布其三靶点激酶抑制剂 LNK01002 临床I期研究在中国完成首例患者给药。该研究是一项评价 LNK01002 在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患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或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引起的继发性骨髓纤维化(PV/ET-MF)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的多中心、开放性的I期临床试验。LNK01002 是凌科药业自主研发的一款创新三靶点激酶抑制剂。LNK01002 的优势是可以同时有效地靶向三个驱动激酶靶点,可潜在地用于治疗对于传统治疗方案无效,或者耐药的病人群体。

  • 06-17
    • 罗氏利司扑兰口服溶液用散获批上市,适应症为2月龄及以上患者的脊髓性肌萎缩症
      09:41

      6月17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批准罗氏制药公司申报的1类创新药利司扑兰口服溶液用散上市,该品种为儿童罕见病治疗药品,适应症为2月龄及以上患者的脊髓性肌萎缩症(SMA)。脊髓性肌萎缩症是由于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SMN1)突变导致SMN蛋白功能缺陷所致的遗传性神经肌肉病,是造成婴幼儿死亡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之一,已被纳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的《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利司扑兰直接靶向疾病的潜在分子缺陷,增加中枢组织和外周组织的功能性SMN蛋白的产生。该品种上市为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 06-16
    • 卓凯生物完成5000万元B轮融资,用于在研产品临床研究
      10:00

      6月16日获悉,北京卓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完成5000万元人民币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荷塘基金领投,道远资本、和玉资本(MSA capital)等机构和个人跟投。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的1.1类药物50561的临床研究,以及一个1.1类新药JK-new在渐冻症的临床前研究,和一个一类新复方Agiforget在自闭症上的临床研究。

  • 06-11
    • 泽璟制药盐酸杰克替尼片2期临床取得成功,作用于骨髓纤维化
      11:17

      6月11日,泽璟制药发布公告称,其1类新药盐酸杰克替尼片治疗中、高危骨髓纤维化的2期临床研究(ZGJAK002)取得成功,并入选2021年欧洲血液学协会年会(2021 EHA)的口头报告。根据公告,这项研究表明,盐酸杰克替尼片治疗中、高危骨髓纤维化具有非常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100mg BID组的有效性显著优于200mg QD组,而且可改善疾病相关的症状和升高血红蛋白水平。盐酸杰克替尼片有望成为中、高危骨髓纤维化患者的优选药物之一。

最新标签

网页运行出了一点点问题,推荐您尝试切换其他浏览器。
如果多种浏览器都无法显示,请联系客服: 133-7278-0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