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目录
医保目录相关文章
-
2024-12-03和黄医药与信达生物宣布爱优特®(呋喹替尼/fruquintinib)联合达伯舒® (信迪利单抗注射液/sintilimab injection)获中国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用于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和黄医药(中国)有限公司和Innovent Biologics, Inc.今日联合宣布爱优特®与达伯舒®联合疗法用于治疗既往系统性抗肿瘤治疗后失败且不适合进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或根治性放疗的晚期错配修复完整(pMMR)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新药上市申请在中国获附条件批准。
-
2024-11-281.2类创新中药枳实总黄酮片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国家医保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4年)》,青峰医药自主研发的奥兰替®枳实总黄酮片正式纳入2024年国家医保目录。
-
2024-11-28君实生物宣布拓益®4项新增适应症正式纳入新版国家医保目录北京时间11月28日,君实生物宣布,公司自主研发的抗PD-1单抗产品特瑞普利单抗(商品名:拓益®)新增4项适应症成功被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4年)》(国家医保目录)。
-
2024-11-28奥凯乐纳入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擎乐和纽再乐静脉剂型成功续约再鼎医药今日宣布,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医保局)发布的2024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已更新并纳入以下药品及适应证
-
2024-11-28康方生物卡度尼利、依沃西纳入2024年国家医保目录11月28日,康方生物2个独立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开坦尼®(卡度尼利单抗注射液,PD-1/CTLA-4双抗)和依达方®(依沃西单抗注射液,PD-1/VEGF双抗)均已经被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4年)》。
-
2024-11-28新版国家医保目录正式公布,赛诺菲3款创新药物将惠及更多患者达必妥®(度普利尤单抗注射液)成功续约,易来克®(甲磺酸贝舒地尔片)以及旨立达®(瑞舒伐他汀依折麦布片(I))首次纳入医保目录。
医保目录相关数据
医保目录相关数据
-
全球新药9
-
Liraglutide biosimilar (Hangzhou Zhongmei Huadong Pharmaceutical)药物名称中文:利拉鲁肽生物类似药(杭州中美华东制药)原研厂商: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最高研发状态(全球):Approved
-
Ensartinib Hydrochloride药物名称中文:盐酸恩沙替尼原研厂商:Xcovery最高研发状态(全球):Approved
-
Tislelizumab药物名称中文:替雷利珠单抗原研厂商:百济神州有限公司最高研发状态(全球):Approved
-
Zanubrutinib药物名称中文:泽布替尼原研厂商:百济神州有限公司最高研发状态(全球):Approved
-
Camrelizumab药物名称中文:卡瑞利珠单抗原研厂商: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苏州盛迪亚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最高研发状态(全球):Approved
-
Sintilimab药物名称中文:信迪利单抗原研厂商:信达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最高研发状态(全球):Approved
-
Toripalimab药物名称中文:特瑞普利单抗原研厂商:上海君实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众合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最高研发状态(全球):Approved
-
Icotinib Hydrochloride药物名称中文:盐酸埃克替尼原研厂商: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最高研发状态(全球):Approved
-
相关热门标签
医保目录热点文章
-
【药品说明书】玛巴洛沙韦片
药物简介
玛巴洛沙韦是一种cap依赖型核酸内切酶抑制剂,其活性代谢产物能够抑制通过抑制流感病毒RNA聚合酶PA亚基的内切酶活性,抑制流感病毒的Cap-snatching途径导致病毒的复制受阻,从而特异性阻断流感病毒的增殖过程,达到治疗流感的作用。
日本上市:玛巴洛沙韦最先是由日本盐野义制药株式会社开发,2016年罗氏与盐野义达成了合作协议,加入该药的研究和推广工作。2018年3月,玛巴洛沙韦片(商品名:Xofluza/速福达)率先在日本获批,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急性无并发症的流感患者,同年9月颗粒剂在日本获批上市。
美国上市:2018年12月,FDA批准其上市;2019年10月FDA批准其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与流感患者接触人群的流感暴露后预防。2020年11月,颗粒剂在美国上市。
欧盟上市:2021年1月,EMA批准玛巴洛沙韦片(商品名:Xofluza/速福达)上市,用于预防和治疗无并发症的12岁以上儿童和成人流感患者。2023年1月,欧盟批准玛巴洛沙韦扩大使用人群,用于1岁及以上人群的无并发症流感治疗以及流感暴露后预防。
中国上市:2021年4月,玛巴洛沙韦片在中国获批上市,用于治疗12周岁及以上急性无并发症的流感患者。2023年3月,玛巴洛沙韦(速福达)获国家药监局批准新适应症,用于治疗既往健康的成人和5岁及以上儿童单纯性甲型和乙型流感患者,或存在流感相关并发症高风险的成人和12岁及以上儿童流感患者。
医保报销:医保乙类。
基本信息
通用名称:玛巴洛沙韦片
英文名称:Baloxavir Marboxil Tablets
汉语拼音:Mabaluoshawei Pian
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为玛巴洛沙韦。
化学名称:[[(12aR)-12-[(11S)-7,8-二氟-6,11-二氢二苯并[b,e]硫杂䓬-11-基]-3,4,6,8,12,12a-六氢-6,8-二氧代-1H-[1,4]噁嗪并[3,4-c]吡啶并[2,1-f][1,2,4]三嗪-7-基]氧基]甲基碳酸甲酯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27H23F2N3O7S
分子量:571.55
适应症
用于治疗既往健康的成人和5岁及以上儿童单纯性甲型和乙型流感患者,或存在流感相关并发症高风险的成人和12岁及以上儿童流感患者。
用法用量
在症状出现后48小时内单次服用本品,可与或不与食物同服。应避免本品与乳制品、钙强化饮料、含高价阳离子的泻药、抗酸药或口服补充剂(如,钙、铁、镁、硒或锌)同时服用。
本品适用于成人、青少年和儿童(≥5岁),基于体重的给药方案如下表:
表1.基于体重的给药方案(≥20kg)
剂量调整:不建议降低本品的剂量。
肾功能损害:尚未在肾功能损害患者中研究本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在肌酐清除率(CrCl)≥50mL/min的患者中,群体药代动力学分析未发现肾功能对巴洛沙韦的药代动力学产生有临床意义的影响。尚未评价重度肾损害对玛巴洛沙韦或其活性代谢物巴洛沙韦的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肝功能损害:无需调整轻度(Child-PughA级)至中度(Child-PughB级)肝功能损害患者的用药剂量。尚未在重度肝功能损害患者中对本品进行研究。
注意事项
超敏反应
在本品的上市后用药经验中报告了速发过敏反应、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病例。如果发生或疑似发生类似过敏的反应,应给予适当的治疗。本品禁用于已知对本品发生超敏反应的患者(参见【不良反应】和【禁忌】)。
细菌性感染的风险
没有证据表明本品对除流感病毒以外其他病原体引起的疾病有效。严重细菌性感染可能以流感样症状起病,与流感并存或作为流感并发症出现。没有证据表明,本品可防止发生此类并发症。处方医师应警惕潜在的继发性细菌性感染,并在合适时给予治疗。
对驾驶和机械操作能力的影响
尚未开展对驾驶和机械操作能力影响的研究。
其他
流感病毒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诸如病毒类型或亚型、出现耐药性或病毒毒力变化等因素可能削弱抗病毒药物的临床获益。在决定是否使用本品时,应考虑有关流行的流感病毒株药敏性的可用信息。
特殊人群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生育力
动物研究中未观察到本品对生育力有影响。
妊娠期用药
尚未在妊娠女性中进行充分且对照良好的临床研究。本品对妊娠女性的潜在风险尚未可知。妊娠期内应避免使用本品,除非潜在获益大于对胎儿的潜在风险。在动物繁殖研究中,玛巴洛沙韦口服给药的暴露量约为最大推荐人体剂量(MRHD)下巴洛沙韦全身暴露量的5倍(大鼠)和7倍(家兔)时,大鼠或家兔中未观察到对发育的不良影响。给予妊娠家兔高剂量水平本品,引发母体毒性,导致家兔流产,轻微骨骼异常发生率增加,但无致畸性。在大鼠中未见此类效应。
生产和分娩
目前尚未确立本品在生产与分娩时的用药安全性。
哺乳期用药
尚不清楚本品及其活性代谢物巴洛沙韦是否会分泌至人乳汁中。进行1mg/kg用药时,本品或其代谢物分泌至哺乳期大鼠乳汁中。因此,应在考虑了本品对哺乳母亲的潜在获益以及对婴儿的潜在风险后,做出停止哺乳或启动本品治疗的决定。
儿童用药
尚目前尚无12岁以下中国儿童使用本品的数据。已在12岁及以上、体重至少为40kg的儿童患者中确定了用本品治疗急性单纯性流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境外进行的临床试验中,5至<12岁儿童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与在成人中观察到的结果一致。对于≥20kg的患者,参见【用法用量】。
老年用药
已有本品治疗年龄≥65岁且体重至少为40kg的老年流感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药物相互作用
预期本品或其活性代谢物巴洛沙韦与细胞色素P450(CYP酶)底物、抑制剂或诱导剂,UDP-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UGT)酶抑制剂、或肠道、肾脏或肝脏转运剂之间无临床显著药物-药物相互作用。
其他药物对本品或其活性代谢物巴洛沙韦的影响
含多价阳离子制剂可降低巴洛沙韦的血浆浓度。本品不应与含多价阳离子泻药或抗酸药、或含有铁、锌、硒、钙、镁的口服补充剂一起使用。
伊曲康唑是一种P-糖蛋白(P-gp)抑制剂,可使巴洛沙韦的Cmax和AUC0-inf分别增加1.33倍和1.23倍。这些增幅被认为无临床意义。
丙磺舒,一种UGT酶抑制剂,使巴洛沙韦的Cmax和AUC0-inf分别降低了21%和25%。这些降幅被认为无临床意义。
本品或其活性代谢物巴洛沙韦对其他药物的影响
体外研究中,在临床相关浓度水平下,本品或其活性代谢物巴洛沙韦并不会对以下任何CYP或UGT家族同工酶产生抑制作用:CYP1A2、CYP2B6、CYP2C8、CYP2C9、CYP2C19、CYP2D6、CYP3A4、UGT1A1、UGT1A3、UGT1A4、UGT1A6、UGT1A9、UGT2B7和UGT2B15同工酶。体外研究中,在临床相关浓度水平下,本品和巴洛沙韦并不会对CYP1A2、CYP2B6、和CYP3A4产生显著诱导作用。体外转运体研究中,在临床相关浓度水平下,本品和巴洛沙韦均抑制外排转运蛋白(P-gp)。巴洛沙韦而非本品抑制BCRP。
体外转运体研究表明,巴洛沙韦对转运体的抑制效力较弱,预期巴洛沙韦在体内对OATP1B1、OATP1B3、OCT1、OCT2、OAT1、OAT3、MATE1、或MATE2K等转运体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预期巴洛沙韦和作为这些转运体底物的药物之间无相关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
40mg本品单次给药并不会对咪达唑仑(一种CYP3A4底物)的药代动力学产生影响,表明本品或巴洛沙韦预期并不会影响以CYP3A作为底物的合并用药的药代动力学。
80mg本品单次给药并不会对地高辛(一种P-gp底物)的药代动力学产生影响,表明本品或巴洛沙韦预期并不会影响以P-gp作为底物的合并用药的药代动力学。
80mg本品单次给药使瑞舒伐他汀(一种BCRP底物)的Cmax和AUC0-inf分别下降了18%和17%。这些降幅被认为并不具有临床意义,表明本品或巴洛沙韦预期并不会对以BCRP作为底物的合并用药的药代动力学产生影响。
与疫苗的相互作用
尚未评价本品与鼻内流感减毒活疫苗(LAIV)同时使用的情况。同时使用抗病毒药物可能会抑制LAIV的病毒复制,从而降低LAIV疫苗接种的有效性。尚未评价流感灭活疫苗与本品之间的相互作用。
药理作用
作用机制
玛巴洛沙韦是一种前药,通过水解转化为活性代谢产物巴洛沙韦,发挥抗流感病毒活性。巴洛沙韦抑制聚合酶酸性(PA)蛋白(病毒基因转录所需RNA聚合酶复合物中的一种流感病毒特异性酶)的核酸内切酶活性,从而抑制流感病毒复制。在一项PA核酸内切酶试验中,巴洛沙韦对甲型流感病毒的50%抑制浓度(IC50)为1.4至3.1nM(n=4),对乙型流感病毒为4.5至8.9nM(n=3)。对巴洛沙韦敏感性下降的病毒在PA蛋白上发生了氨基酸置换。
抗病毒活性
在MDCK细胞空斑减少试验中,确定了巴洛沙韦抗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实验室病毒株和临床分离株的抗病毒活性。巴洛沙韦对甲型H1N1、甲型H3N2和乙型流感病毒的中位50%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0.73nM(n=31;范围:0.20-1.85nM)、0.83nM(n=33;范围:0.35-2.63nM)和5.97nM(n=30;范围:2.67-14.23M)。在MDCK细胞病毒滴度下降试验中,巴洛沙韦对甲型H1N1及甲型H3N2流感病毒、甲型H5N1及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的90%有效浓度(EC90)范围分别为0.46至0.98nM、0.80至3.16nM、2.21至6.48nM。细胞培养物中的抗病毒活性与人体临床治疗反应之间的相关性尚未确定。
耐药性
细胞培养:在持续增加巴洛沙韦浓度的情况下,通过对细胞培养中病毒连续传代,选择出对巴洛沙韦药敏性降低的甲型流感病毒分离株。在病毒RNA聚合酶复合物的PA蛋白中发生的氨基酸置换I38T(A/H1N1和A/H3N2)和E199G(A/H3N2)导致甲型流感病毒对巴洛沙韦的敏感性降低。
临床试验:
成人和≥12岁青少年受试者的临床试验:在临床试验中,发现了细胞培养中对巴洛沙韦敏感性下降的相关位点发生给药后氨基酸置换的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株(表2)。在确诊流感病毒感染的成人和青少年受试者中,根据试验T0821、T0831和T0832的汇总数据,甲型/H1N1、甲型/H3N2和乙型流感病毒感染中与巴洛沙韦敏感性下降相关的给药后氨基酸置换的总发生率分别为5%(6/134)、11%(53/485)和1%(2/224)。
5至<12岁儿童受试者的临床试验:在5至<12岁儿童受试者中与巴洛沙韦敏感性下降相关的给药后氨基酸置换选择发生率较≥12岁受试者更高的流感病毒。在4项5至<12岁儿童受试者的临床试验汇总数据中,甲型/H1N1、甲型/H3N2和乙型流感病毒感染中检出此类病毒的总发生率分别为17%(2/12)、18%(17/93)和0%(0/13)。<5岁儿童受试者的临床试验:
在<5岁儿童受试者中观察到最高发生率的给药后耐药。在<5岁受试者的4项临床试验汇总数据中,甲型/H1N1、甲型/H3N2和乙型流感病毒感染中发生与巴洛沙韦敏感性下降相关的给药后氨基酸突变的总发生率分别为24%(4/17)、65%(32/49)和0%(0/17)。。
表2.与巴洛沙韦敏感性下降相关的PA氨基酸置换
临床试验中,在给药前呼吸道样本的病毒中未发现与巴洛沙韦敏感性下降相关的给药后氨基酸置换。治疗后出现的耐药性与流感病毒反弹和病毒脱落时间延长相关;然而,目前尚不清楚脱落时间延长对临床结局和病毒传播潜力的影响。
巴洛沙韦耐药频率和此类耐药病毒的流行率可能具有季节性和区域性变化。
交叉耐药性
由于病毒蛋白靶点不同,预计巴洛沙韦与神经氨酸酶(NA)抑制剂或M2质子泵抑制剂(金刚烷胺类)不存在交叉耐药性。巴洛沙韦对NA抑制剂耐药病毒株具有抗病毒活性,包括携带NA/H275Y突变的甲型H1N1和甲型H5N1病毒株、携带NA/E119V和NA/R292K突变的甲型H3N2病毒株、携带NA/R292K突变的甲型H7N9病毒株、携带NA/R152K和NA/D198E突变的乙型流感病毒株。NA抑制剂奥司他韦对巴洛沙韦敏感性下降的病毒具有抗病毒活性,包括携带PA/E23K或PA/I38F/T突变的甲型H1N1病毒株、携带PA/E23G/K、PA/A37T、PA/I38M/T或PA/E199G突变的甲型H3N2病毒株,携带PA/I38T突变的乙型流感病毒株。流感病毒可能同时携带与巴洛沙韦敏感性下降相关的PA氨基酸突变和与NA抑制剂及M2质子泵抑制剂耐药性相关的突变。表型交叉耐药性评价的临床相关性尚未确立。
毒理研究
遗传毒性
玛巴洛沙韦及其活性代谢产物巴洛沙韦在体外和体内遗传毒性试验(包括Ames试验、哺乳动物细胞体外微核试验和啮齿类动物体内微核试验)结果均为阴性。
生殖毒性
在大鼠生育力和早期胚胎发育试验中,雌性大鼠自交配前2周至妊娠第7天、雄性大鼠自交配前4周至交配期间给予玛巴洛沙韦20、200或1000mg/kg/天,未见对生育力、交配行为或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最高剂量下药物系统暴露量(AUC)约为人最大推荐剂量(MRHD)的5倍。
大鼠自妊娠第6天至第17天经口给予玛巴洛沙韦20、200或1000mg/kg/天,兔自妊娠第7天至第19天经口给予玛巴洛沙韦30、100或1000mg/kg/天。大鼠最高剂量达1000mg/kg/天[巴洛沙韦系统暴露量(AUC)约为MRHD下暴露量的5倍]未见对胚胎/胎仔的不良影响。兔在母体毒性剂量(1000mg/kg/天,19只妊娠动物中2只流产)下可见胎仔骨骼变异。中剂量(100mg/kg/天,巴洛沙韦系统暴露量(AUC)约为MRHD下暴露量的7倍)下未见对兔产生母体毒性或胚胎/胎仔不良影响。
在围产期毒性试验中,大鼠自妊娠第6天至产后/哺乳期第20天经口给予玛巴洛沙韦20、200或1000mg/kg/天(高剂量下母体巴洛沙韦系统暴露量(AUC)约为MRHD下暴露量的5倍),子代未见明显影响。
在哺乳期试验中,泌乳大鼠在产后/哺乳期第11天经口给予玛巴洛沙韦(1mg/kg),巴洛沙韦及其相关代谢产物可分泌至乳汁中,乳汁中在给药后2小时达到最高药物浓度,约为母体血药浓度的5倍。
致癌性
尚未开展玛巴洛沙韦的致癌性研究。
药代动力学
口服给药后,主要通过芳基乙酰胺脱乙酰酶作用,在胃肠道、肠上皮细胞和肝脏中本品大量转化为其活性代谢物巴洛沙韦。本品血浆浓度极低或低于定量检测限(<0.100ng/mL)。
日本健康成人受试者在空腹和进食状态下单次口服40mg本品后的巴洛沙韦药代动力学参数总结参见表3。高加索健康成人受试者在空腹状态下单次口服80mg本品后的巴洛沙韦药代动力学参数总结参见表10。中国健康成人受试者在空腹状态下单次口服40mg或80mg本品后(不基于体重给药)的巴洛沙韦药代动力学参数总结参见表4。
表3.日本健康成人受试者在空腹和进食状态下单次口服40mg本品后的巴洛沙韦药代动力学参数
a中位值(最小值、最大值)
表4.高加索健康成人受试者在空腹状态下单次口服80mg本品后的巴洛沙韦药代动力学参数(研究1612T081C)
表5.中国健康成人受试者在空腹状态下单次口服40mg或80m本品后(不基于体重给药)的巴洛沙韦药代动力学参数总结
采用非房室分析推导参数。
数值以几何平均值(几何CV%)表示
a中位值(最小值-最大值)。
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受试者的总体PK特征与之前在I期研究中亚裔健康受试者以及关键III期研究(T0831和T0832)中亚裔患者观察到的结果相似。
吸收
单次口服80mg本品后,巴洛沙韦的血浆浓度达峰时间(Tmax)约为空腹服药后4小时。尚未确定本品的绝对生物利用度。
食物效应
健康志愿者空腹和餐后(约400~500kcal,其中150kcal来自脂肪)接受本品给药的食物效应研究表明进食状态下巴洛沙韦的Cmax和AUC分别下降48%和36%。在进食状态下Tmax未发生变化。在流感患者的临床研究中,本品与或不与食物同服,没有观察到临床相关的疗效差异。
分布
在体外研究中,巴洛沙韦与人血清蛋白(主要为白蛋白)的结合率为92.9%至93.9%。单次口服80mg本品后,高加索患者中的巴洛沙韦表观分布容积约为1180升,日本受试者中为647升。
代谢
体外研究表明胃肠道、肠上皮和肝脏中本品至巴洛沙韦的转化主要基于芳基乙酰胺脱乙酰酶进行,而巴洛沙韦主要通过UGT1A3代谢,CYP3A4的作用较小。
在人体质量平衡研究中,单次口服40mg[14C]标记本品后,巴洛沙韦占总放射性血浆AUC的82.2%。也在血浆中检出巴洛沙韦葡糖苷酸(总放射性血浆AUC的16.4%)和(12aR、5R、11S)巴洛沙韦亚砜(总放射性血浆AUC的1.5%),确认本品通过酯水解进行体内代谢以形成巴洛沙韦,巴洛沙韦随后代谢形成亚砜和一种葡糖苷酸。
排泄
本品和巴洛沙韦在人体中主要通过粪便途径排泄。单次口服40mg[14C]标记的本品后,粪便中排泄的总放射性物质占总给药放射性剂量的80.1%,尿液中排泄14.7%。经尿液排泄的巴洛沙韦量为总给药剂量的3.3%。
清除
本品单次口服给药后,高加索患者中巴洛沙韦的表观终末消除半衰期(t1/2,z)为79.1小时,日本受试者中为93.9小时,参见表3和4。
线性/非线性
空腹状态下单次口服本品后,在6mg至80mg剂量范围内显示出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
特殊人群药代动力学
体重:群体药代动力学分析表明体重是一个显著协变量,随着体重增加,巴洛沙韦暴露量下降,因此,成人和儿童患者均应根据体重调整剂量。成人和青少年中,体重40kg至<80kg患者的剂量为40mg,体重≥80kg患者为80mg。当按推荐的基于体重的方案给药时,在各体重组之间未观察到暴露量存在有临床意义的差异。
性别:群体药代动力学分析显示性别对巴洛沙韦药代动力学无影响,无需根据性别进行剂量调整。
人种:基于群体药代动力学分析,除体重之外,人种是巴洛沙韦表观清除率CL/F的显著协变量,非亚洲裔中巴洛沙韦暴露量比亚洲裔中暴露量降低约35%。当按推荐剂量给药时,这项差异无临床意义,故无需基于人种进行剂量调整。
年龄:一项利用1-64岁受试者临床试验中的血浆巴洛沙韦浓度进行的群体药代动力学分析表明,对于巴洛沙韦药代动力学,年龄不是具有临床意义的协变量。
儿童人群:在1至<12岁患儿中收集的巴洛沙韦药代动力学数据表明,体重调整后的给药方案(体重<20kg时,2mg/kg;≥20kg时,40mg)与成人和青少年40mg剂量的巴洛沙韦药物暴露水平相似。
尚未确定本品在<1岁患儿中的药代动力学。
老年人群:采集的≥65岁患者的药代动力学数据显示与年龄≥12岁至64岁患者的巴洛沙韦药物暴露量类似。
肾功能损害:尚未在肾功能损害患者中研究本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在肌酐清除率(CrCl)≥50mL/min的患者中,群体药代动力学分析未发现肾功能对巴洛沙韦的药代动力学产生有临床意义的影响。尚未评价重度肾损害对玛巴洛沙韦或其活性代谢物巴洛沙韦的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透析不可能大量去除巴洛沙韦。
肝功能损伤:中度肝损害(Child-PughB级)患者相较健康对照受试者的巴洛沙韦Cmax和AUC几何均值比(90%置信区间)分别为0.80(0.50-1.28)和1.12(0.78-1.61)。由于中度肝损害(Child-PughB级)患者对比正常肝功能健康对照受试者的巴洛沙韦药代动力学特征无临床显著性差异,因此轻度或中度肝损害患者无需进行剂量调整。
尚未评价重度肝损害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免疫应答:尚未开展流感疫苗与本品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天然获得性和实验性流感研究中,本品治疗未损害感染后正常的体液抗体应答。
药品中标价格
(数据来源:2024年中标数据,戊戌数据整理)
同奥司他韦区别
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制剂均可用于甲、乙型流感的治疗,主要对比如下:
来源:戊戌数据2025-01-21 -
【品种报告】盐酸阿莫罗芬搽剂
一、品种概述
1、基本情况
国内:盐酸阿莫罗芬共有两个主要的剂型,乳膏剂(0.25%)和搽剂(5%),剂型不同,二者适应症也不同。乳膏剂主要用于由皮肤真菌引起的皮肤真菌病:足癣(脚癣,运动员脚),股癣,体癣;皮肤念珠菌病。而搽剂主要用于治疗敏感真菌引起的指(趾)甲感染。包含原研企业在内,目前共有4家企业持有阿莫罗芬搽剂的上市批文。该品种为非处方药,化药4类进行注册申报,阿莫罗芬(软膏剂)已被收录于医保目录乙类,而搽剂未被纳入医保。
国外:盐酸阿莫罗芬搽剂和乳膏剂(商品名:罗每乐)是法国高德美制药公司(Galderma)的原研产品,原研Galderma的盐酸阿莫罗芬搽剂于2012年2月在欧盟上市。
2、作用机制和优势
作用机制:盐酸阿莫罗芬可抑制真菌细胞膜中麦角甾醇的合成,导致真菌细胞结构和功能受损,从而抑制真菌生长和繁殖。在低浓度时发挥抑菌作用,高浓度时则显示杀菌作用。这种作用机制使得阿莫罗芬能够针对性地攻击真菌,而对人体正常细胞的影响较小。
优势:(1)渗透性好:搽剂属于溶液类制剂,易于涂抹均匀,且能迅速被皮肤吸收。由于指甲甲板较厚,传统外用药物很难渗透进甲板发挥作用。而阿莫罗芬搽剂具有独特的分子结构和制剂剂型,具有高甲板亲和力与渗透性,可以渗透并通过角质层来发挥疗效。
(2)广谱抗菌活性:阿莫罗芬为吗啉类广谱、高效抗真菌药,对皮肤藓菌敏感,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
(3)疗效显著:本品已在国内外上市多年,众多研究均证明其在治疗甲真菌感染方面具有显著疗效,其强力抑菌效果在临床应用中也得到了验证。
(4)安全性高:本品主要作用于局部感染部位,基本无系统不良反应。即使出现不良反应,也为轻微的局部不良反应,主要是甲周围皮肤的烧灼感、瘙痒、红斑、脱屑。
(5)使用方便,作用持久:本品一周只需使用1-2次。一次涂药之后,就能在甲板上形成一层含有高浓度药物的薄膜,它能快速渗透进甲床并在甲上停留一个星期。
3、专利情况
中国上市药品专利数据库中无关于盐酸阿莫罗芬搽剂的相关数据。
4、国内上市情况
目前持有盐酸阿莫罗芬搽剂上市批件的企业共有4家
图:盐酸阿莫罗芬搽剂的国内上市情况
5、国内注册情况
目前共14家企业进行了盐酸阿莫罗芬搽剂的上市申请,均暂未获得批准。
表:盐酸阿莫罗芬搽剂的国内注册情况(ANDA)
6、临床试验情况
盐酸阿莫罗芬搽剂可豁免BE,无需开展BE试验。
二、市场可行性分析
1、适应症及流行病学
甲真菌病:甲真菌病是指由皮肤癣菌、酵母菌和非皮肤癣菌性霉菌(简称其他霉菌)侵犯甲板和/或甲床所致的疾病。皮肤癣菌引起的甲真菌病通常称为甲癣。甲真菌病是皮肤科的常见病,约占所有甲疾病的50%。
流行病学:甲真菌病的发病率占自然人群的2%~18%,全球的发病率差异较大。近年来全球甲真菌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估计全球患病率为5.5%。20世纪80年代上海11万人口的调查结果显示,甲真菌病患病率为5.69%。全国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甲真菌病患者占皮肤科足病就诊者的15.7% (n=41329)。甲真菌病的发病与年龄、性别及部位均有关。老年人发病率更高,60岁以上的趾甲真菌病患病率是60岁以下的4倍。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患者。
2、甲真菌病的治疗
根据《中国甲真菌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甲真菌病以药物治疗为主。口服药物治愈率高于外用药物。外用药物不良反应少,与其他药物无相互作用。口服药物治疗中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为一线药物,氟康唑为二线药物。局部外用药物治疗目前国内推荐药物为5%阿莫罗芬搽剂。其他辅助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拔甲、封包联合修甲、激光或光动力治疗等,一般不单独应用,可根据病情需要,与口服药物或外用药物联合使用。
3、皮肤科用化学药国内医院端市场情况
皮肤科用药化学药近三年医院端市场规模增长稳定,2023年市场规模为139.47亿元,同比上年增速上升17.27%。
数据来源:米内网
4、皮肤用抗真菌化药国内医院端市场情况
皮肤病用抗真菌化药近三年医院端市场规模呈现回升趋势,2023年市场规模为11.21亿元,同比上年增速上升20.95%。
从2023年医院端品种的销售额排名来看,盐酸阿莫罗芬软膏排名第5(销售额8511万元,市场份额7.59%),盐酸阿莫罗芬搽剂排名第17(销售额2155万元,市场份额1.92%)
数据来源:米内网
5、盐酸阿莫罗芬国内市场情况
盐酸阿莫罗芬的制剂主要有盐酸阿莫罗芬乳膏和盐酸阿莫罗芬搽剂,二者的市场占有率基本各占50%左右;从销售终端来看,阿莫罗芬乳膏主要以医院端为主( 2024年医院端占比超过80%,零售约20%),而阿莫罗芬搽剂主要以零售端为主(2024年零售端占比超过85%,医院端约15%)。阿莫罗芬市场规模从2020年-2023年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增幅明显,尤其是2023年,增长率接近30%,2023年市场规模也达到了约2.4亿元。但到了2024年,阿莫罗芬市场规模有了明显的下降,2024年销售为销售额1.32亿元。
数据来源:米内网
阿莫罗芬搽剂的市场整体趋势和阿莫罗芬的基本保持一致, 2020年-2023年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但到了2024年,有了明显的下降。2023年阿莫罗芬搽剂的市场规模达到了约1.2亿元,2024年为6246万元。从市场占有率来看,江苏福邦的市场占有率最高,但其市场占有率在逐年下降(2022年-77.56%,2023年-73.93%,2024年-65.88%),原研药企(高德美制药)的市场占有率较低( 2023年-20.18%,2024年-22.67% ),湖北恒安芙林药业市场占有率最低(2023年-5.89%,2024年-11.45%)。注:浙江迪耳药业未在米内数据中查询到相关销售额。
数据来源:米内网
来源:戊戌数据2025-01-14 -
Concept Medical宣布MAGICAL BTK IDE试验首位患者入组,PAD临床计划在美国启动
作为创新药物输送技术的全球领先企业,Concept Medical Inc.欣然宣布,旗下“MAGICAL BTK”(MagicTouch PTA西罗莫司涂层球囊与标准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膝下动脉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美国研究性器械豁免(IDE)关键性临床试验迎来首位患者成功入组。 该患者由医学博士Prakash Krishnan和他在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团队招募,标志着膝下外周动脉疾病(PAD)拓展治疗选择的进展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MAGICAL-BTK IDE研究首次在美国招募患者
在MagicTouch PTA最近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研究性器械豁免(IDE)批准后,此次患者入组标志着Concept Medical在美国的外周血管疾病临床试验项目正式拉开序幕。 MagicTouch SCB针对冠状动脉疾病的研究性器械豁免(IDE)研究正持续进行,Concept Medical目前正积极在美国开展两项针对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介入的临床试验——这一前所未有的成就旨在改善患者疗效和扩大治疗选择。
“MAGICAL BTK试验迎来首位患者入组,对于改善外周动脉疾病患者膝下病变的标准治疗意味着重要的一步,”西奈山伊坎医学院医学博士Prakash Krishnan表示, “西罗莫司涂层球囊技术有望显著提高保肢率,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我很荣幸能参与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并期待它能产生有意义的临床证据。”
MAGIC BTK关键性试验旨在评估与标准经皮穿刺腔内血管成形术(PTA)相比,MagicTouch PTA西罗莫司涂层球囊对于治疗膝下动脉疾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该试验的主要终点为12个月时的一期通畅率,从而确保试验结果侧重于有意义的临床结局。 这项全球多中心研究由Sahil Parikh教授(主席)领导,并由一组杰出的首席研究员共同参与,包括Eric Secemsky博士(贝丝以色列女执事医院和哈佛医学院)、Brian DeRubertis教授(纽约长老会威尔康奈尔医学中心和康奈尔大学医学院)、Edward Choke教授(北方心脏医院)和Osamu Iida教授(大阪警察医院)。
Sahil Parikh教授表示:“MAGICAL BTK试验的启动,标志着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患者迎来治疗的新时代,为数百万因腿部动脉循环不足而面临截肢风险的患者带来了希望。”
西罗莫司涂层球囊技术已改变冠状动脉和外周动脉疾病的管理方式,且MagicTouch在亚洲和欧洲的大规模试验中取得了积极成果。 如今,随着MAGICAL BTK试验的启动,美国患者有机会通过这种突破性的方法受益。 同时,来自亚洲的患者入组将扩大全球患者群体,从而更全面地了解该疗法对不同人群的益处。
“Concept Medical对创新和患者护理的坚定承诺推动我们不断突破血管介入领域的极限,”医学博士Manish Doshi(创始人兼董事总经理)表示, “MAGICAL BTK试验启动进一步证明了我们为全球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新一代循证解决方案的决心。 我们的目标是重新定义当前的标准,确保受PAD影响的患者获得更好的结果,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随着MAGICAL BTK试验开启以及针对股浅动脉(SFA)治疗的MAGICAL SFA IDE试验即将到来,Concept Medical有望彻底改变血管内治疗领域。 该公司的独特技术平台提升了冠状动脉疾病的管理水平。如今,通过将业务范围扩展到外周介入领域, Concept Medical进一步巩固其在推进以患者为中心的药物输送解决方案方面的领先地位。
关于Concept Medical
Concept Medical Inc.总部位于佛罗里达州坦帕市,业务遍及全球,致力于通过创新研发药物输送技术来提升患者护理水平。 其专有平台旨在以无与伦比的精度将药物输送至血管腔表面。 Concept Medical是MagicTouch西罗莫司涂层球囊(SCB)系列的开发者,该系列是全球首款且使用最广泛的SCB技术,凭借在治疗冠状动脉和外周动脉疾病方面的多功能性和有效性而广受认可。 革命性的MagicTouch和Abluminus产品系列已在全球各地被用于治疗一百多万名患者,为血管治疗设定了新的标准。
消息来源:Concept Medical
来源:美通社2025-01-18 -
英派药业塞纳帕利胶囊(派舒宁®)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
南京英派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派药业" ),一家专注于肿瘤合成致死作用机制的创新药研发公司,欣然宣布自主研发的塞纳帕利胶囊(商品名:派舒宁®)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用于晚期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成人患者在一线含铂化疗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后的维持治疗。
塞纳帕利是由英派药业自主研发的新型、高效的PARP1/2抑制剂,具有独特的分子结构,使其具备体外和体内高活性,以及高靶向选择性和广泛的安全窗口。塞纳帕利的获批是基于FLAMES研究,该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的Ⅲ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价一线含铂化疗达到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后塞纳帕利单药维持治疗晚期卵巢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FLAMES研究结果显示,塞纳帕利维持治疗能够显著延长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未达到 vs 13.6月, HR 0.43, P < 0.0001),且不论患者的BRCA基因表达如何,均能从塞纳帕利治疗中获益。同时,塞纳帕利耐受性良好,安全性可控。[1]此外,塞纳帕利在具有同源重组缺陷(HRD)和同源重组修复正常(HRR)亚组的患者中均显示出显著PFS获益,突显其广泛的临床应用潜力。此研究结果将有力支持塞纳帕利单药作为新诊断卵巢癌患者一线全人群维持治疗的标准方案。
该研究数据于2023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大会和2024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大会等重要学术会议上,通过口头报告的形式展示,并发表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Nature Medicine》。[1]
卵巢癌是最常见的致死性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据GLOBOCAN 2020数据,全球卵巢癌的年新发病例数达31万,死亡病例数达21万。根据国家癌症中心2024年最新发布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2022年我国卵巢癌新发病例6.11万例,死亡3.26万例,是致死性最高的妇科肿瘤。卵巢癌早期症状隐匿且非特异,研究显示,约70%的患者确诊时已为晚期,5年生存率仅有41.8%。[2]尽管卵巢癌经过初始含铂化疗后可以得到缓解,但大多数患者都不可避免面临复发,卵巢癌患者群体中仍存在显著未被满足的临床治疗需求。
近年来,PARP抑制剂正在改变卵巢癌的治疗格局,其维持治疗可延长含铂化疗后的持续缓解时间,延缓疾病复发。
2023年12月,英派药业与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SZ.000963)全资子公司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就塞纳帕利在中国大陆的商业化推广达成合作。华东医药获得塞纳帕利在中国大陆的独家市场推广权益。华东医药深度布局妇科肿瘤领域,塞纳帕利和其旗下已经获批的索米妥昔单抗注射液(爱拉赫®/ELAHERE®) 可针对卵巢癌患者的不同病程提供解决方案,共享专家网络、研究及临床资源,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形成有效高度协同。
英派药业首席执行官蔡遂雄博士表示:"我们非常高兴与大家分享塞纳帕利胶囊(派舒宁®)国内成功获批上市这一意义非凡的重要时刻,这是对英派药业源头创新的合成致死研发平台和研发运营团队卓越能力的又一力证。我们期待借助商业化合作伙伴华东医药广泛的市场营销网络和专业的学术推广经验,塞纳帕利能够惠及更多的卵巢癌患者,为卵巢癌一线维持治疗方案带来新的选择。"
关于英派药业
英派药业致力于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靶向抗癌创新药,专注于合成致死作用机制。公司以DNA损伤修复通路(DDR)自主研发产品为基础,构建了全球生物医药公司中覆盖面最广的DDR产品管线之一,并且正在逐步拓展到更多的全新的合成致死靶点。公司管线包括PARP抑制剂塞纳帕利(Senaparib/IMP4297)、Wee1抑制剂(IMP7068)、ATR抑制剂(IMP9064)、PARP1选择性抑制剂 (IMP1734,与美国Eikon Therapeutics合作开发)以及多个其他DDR靶点抑制剂。其中最成熟的研发项目PARP抑制剂塞纳帕利在全球范围包含中国已开展卵巢癌、小细胞肺癌等适应症的临床II/III期研究。塞纳帕利用于晚期卵巢癌全人群一线维持治疗的III期临床研究(FLAMES)已达到主要研究终点,显示了同类最佳的药效和安全性。基于FLAMES研究成果,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已批准了塞纳帕利的新药上市申请。Wee1抑制剂IMP7068和ATR抑制剂IMP9064已在包括美国、中国在内的全球多个国家及地区开展I期临床研究,确定了临床二期推荐剂量(RP2D)。PARP1选择性抑制剂IMP1734 已经获得 FDA和NMPA的临床试验许可,在2024年初完成第一例患者入组。
1. Nature Medicine volume 30, pages 1612–1621 (2024)
2. 2023中国卵巢癌诊疗现状白皮书
消息来源:IMPACT Therapeutics
来源:美通社2025-01-17